為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激發經營主體發展活力,近年來,我市整合多個部門的監管執法力量,建立“雙隨機、一公開”跨部門綜合監管九項工作制度,不斷提升執法水平。
統一使用“河北省雙隨機執法監管平臺”制度。統一依托該平臺開展部門聯合“雙隨機”抽查,著力規范計劃制定、名單抽取、結果公示、數據存檔等各項抽查檢查工作程序,做到全程留痕、責任可追溯。
動態調整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抽查事項清單制度。根據河北省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抽查事項清單、法律、法規、規章立改廢釋和工作實際情況等,動態調整部門聯合抽查事項清單,并及時通過相關網站和平臺向社會公開。
(資料圖)
動態調整和完善“雙隨機”檢查對象庫和檢查人員庫制度。通過分類標注、批量導入等方式,完善與部門職責相對應的檢查對象名錄庫和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因地制宜提高抽查檢查的專業性和精準性。
統籌制定年度“雙隨機”抽查計劃制度。合理確定抽查時間、抽查范圍和抽查對象比例(數量)等,統一匯總發布。
持續推進企業信用風險差異化隨機抽查制度。結合監管對象信用等級和風險分類,采取差異化分類監管措施,合理確定抽查比例、頻次和參與部門等,不斷提升隨機抽查的靶向性、精準性,既保證必要的抽查覆蓋面和監管效果,又防止任意檢查和執法擾民。
持續推進部門聯合抽查常態化制度。高效統籌監管執法資源,大力精簡整合檢查事項,積極推行聯合抽查檢查常態化,持續提升協同監管能力。
積極引入和強化社會監督制度。制定印發《廊坊市“雙隨機、一公開”社會監督員工作辦法》,從新聞媒體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社會群體中聘請社會監督員,各地各部門在隨機抽取檢查對象、對抽查對象實施檢查等過程中,主動邀請監督員全程參與社會監督,確保公平、公正、公開。
規范檢查結果錄入公開和互認制度。將檢查結果及時錄入省隨機執法監管平臺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進行公示共享,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納入失信主體名單,實現抽查檢查結果共享共認,聯合懲戒,增強市場主體守法自覺性。
強化定期通報和督導檢查制度。定期通報各地工作情況,加強“問題”督導檢查,以查促發現問題、以查促整改落實,堅決杜絕不認真落實規定、不認真履職等問題。
今年以來,全市共制定跨部門聯合抽查計劃195個,占抽查計劃總數的30.75%,已抽取檢查對象12922戶,已檢查8470戶,檢查出問題2789戶,問題發現率32.9%,涉及企業的抽查任務全部運用信用風險分級分類開展抽查,抽查信息歸集率、抽查結果公示率實現全覆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