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最是“煙火”撫人心。一個城市的“味道”,最接地氣的,就是隱藏在城市之中的煙火氣。暮色四合,“夜經濟”里流光溢彩的燈火,搖曳著消夏休閑的愜意時光,點亮了城市經濟的無限希望,滿足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為消費新亮點、新動能,“夜經濟”正發揮著夜景“亮化”到經濟“活化”的重要作用。廊坊應充分挖掘城市“夜經濟”的發展潛力,編制出臺相關政策,做好城市“夜經濟”空間布局,進一步激活經營主體,推動城市“夜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創意驅動,打造文化消費品牌。“夜經濟”不等同于“夜市”,也并非“日經濟”的延伸,而是包括了衣、食、住、行、文、娛、健等多個領域的結合,是具有更大可能性、呼喚更多創新點、需要更強組織力的多元化消費組合體。應當結合地區特點,將歷史文化與項目建設相結合,將文旅資源與經濟業態相結合,依托商旅綜合體、博物館、影院、文化館等各類載體,打造優質頂層設計,創新產品運營模式,賦予夜間消費更廣的場景、更多的內涵。
多重保障,增強可持續發展動能。發展“夜經濟”,需要各個領域的支撐支持,方能獲得生生不息的強大動能。一方面,借鑒先進地區經驗做法,圍繞規范管理、服務支持、促進消費等方面,編制我市發展“夜經濟”專項規劃,為“夜經濟”發展提供政策“靠山”。另一方面,結合“三城一會”重點工作,將“夜經濟”區域列入環境整治和亮化、美化、綠化工程的重點,落實“夜經濟”項目的水電氣供給、污水收集排放、餐飲油煙處理等配套設施,為“夜經濟”發展提供必要的硬件保障。同時,管理上未雨綢繆、提前謀劃,科學設定“夜經濟”準入機制,加強商家監督管理,保持經濟業態健康運行。
關鍵詞: